習大大在G20峰會上說:3D打印發展潛力巨大;李克強在國務專題大會上說:3D打印是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實現了制造從等材、減材到增材的重大轉變,改變了傳統制造的理念和模式,具有重大價值。由此可見3D打印的巨大發展,可未來影響3D打印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家造嗎?下面隨著e鍵打?。╡jdyin.com)一起一探究竟吧。
包裝印刷及打印行業供應鏈權威調研機構Smithers Pira最近發布了一份名為《2025年3D打印市場預測分析(The Future of 3D Printing to 2025)》的報告,該報告列舉分析了影響3D打印未來發展的四大關鍵要素,并對這些要素做出了獨到分析。
Smithers Pira的這份報告預測,全球3D打印市場總值今年將達到59億美元,而十年后(即2025年)有望達到491億美元,期間平均年增長率為23.7%。數據統計范圍涵蓋了3D打印設備、原材料、制備部件以及服務幾個部分。
據了解,這份報告中最關鍵的要點是影響3D打印未來發展的四大關鍵要素。這四大要素包括:
打印性能改進
實際應用拓展
新型打印工具開發
材料研發
打印性能改進
打印性能方面的一些改進方向包括:
為CAD程序提供新設計方案,優化STL文件操作界面(或者以新的3D編程指令代碼替代)
改進對3D打印設備的數字控制,使之更精確
提供更快的打印速度(如多打印頭)、材料應用設計
配合高速打印的新型材料及化學品,實現多材料打印
提供專門面向金屬及陶瓷3D打印的優化方案
這些性能改進有利于3D打印擺脫傳統快速成型的局限,并進一步實現商業化部件及產品的大規模直接生產。
實際應用拓展
3D打印的應用初衷是初始階段的快速原型,它原本是要通過多次迭代來實現最好的設計方案。而這些都為更精確的模型設計和加工基礎,同時為產品的最終設計提供了的解決方案,從而使3D打印逐步拓寬工業方面的應用。
多功能部件一體化
汽車及航天航空方面的輕量化設計
方便靈活調整壁厚的產品
物流方面做到無庫存即時生產
在偏僻地區隨時制作更換部件
新型打印工具開發
總體來說,3D打印目前在部件生產的經濟成本還比不上傳統模具制造。但到2025年,隨著3D打印和相關技術的成熟,其生產成本有望大幅降低,從而扭轉這一局面。
材料研發
隨著打印技術的改進、終端用戶方面的改進,3D打印材料的種類將會迅速擴張。許多新材料的誕生往往是由于加入了關鍵性的新配方,而新材料的出現又會帶動新技術的出現。
隨著3D打印材料類型、性能特點及成本的變化,不同行業領域的企業可能會轉向用這些材料來取代以往制作某一部件的材料,比如用玻璃纖維尼龍替代金屬,用聚碳酸酯樹脂替代普通玻璃等。
新材料研發的幾個攻堅突破點:
摸清如何實現對材料流變性、粘度的靈活控制
理解如何創建光敏聚合物的新型構建塊單體
理解不同材料在分子水平的關聯性(橫向及縱向)
理解多層材料打印的物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