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零重力狀態下3D打印出人類組織
3D打印出人類組織,3d打印器官,3d打印肌肉,生物3d打印,3d生物打印機,3d打印服務
科學家證實了用3D技術打印肌肉、骨骼、甚至器官并把它們移植到病人身上是可行的。就像2004年的經典科幻電影《機械公敵》里描述的一樣,未來的醫生可以根據草稿構造出全新的身體部位并代替受傷的肢體和器官。這次科學家首次在零重力狀態下3D打印出人類組織。
2016年6月14日,在墨西哥灣3萬英尺高空的一架零重力公司(Zero Gravity Corporation)的飛機上,科學家們成功地在零重力狀態下3D打印出第一個可用的心臟結構。負責這個項目的公司是來自于美國南印第安納州的Techshot,該公司是美國宇航局的長期技術承辦商,已經有了25年的歷史,主要致力于開發航空航天、國防和醫療領域的新技術。
零重力公司是唯一一家得到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批準的可以在美國提供失重飛行服務的公司。
另外,這個項目的參與者還包括工業級3D打印機制造商nScrypt,以及生物墨水供應商 Bioficial Organs。該研發團隊希望這個項目不僅能夠使科學家們在太空中制造出可以在地球上移植的器官,而且能夠繼續支持這項太空計劃。據e鍵打印了解,在這個3D打印過程中使用的是成人干細胞。
“在地球上,3D生物打印往往需要使用粘稠的生物墨水來提供結構性支撐,這種墨水中會包含化學物質和其它材料。”Bioficial Organs董事長兼CEO Stuart Williams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說:“但是如果在太空中打印組織的話,我們就能夠使用更加精細的打印頭和低粘度的生物墨水,這些墨水中只包含創建健康器官所需要的生物材料即可。一臺安裝在太空里的3D生物打印機很有希望成為人類健康事業的一個重要的顛覆者。”
據e鍵打印了解,Williams是這架零重力飛機的乘客之一,他與Techshot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John Vellinger一起,在試驗過程中幫助操作3D生物打印機。
據悉,此次試驗收集到的數據將使得Techshot及其合作伙伴能夠開發出一款更小、更堅固的3D生物打印機,而且這臺機器有可能會在明年一月份搭乘Blue Origin公司的亞軌道飛船。根據計劃,研發團隊希望能夠在2018年打造出一臺能夠打印更為復雜組織的生物打印機并將其送上國際空間站。
據e鍵打印了解,在去年年底的時候,Techshot曾經宣布它開發出了一種方法可以使用患者自己的干細胞來制造大型的人類血管。不過該公司宣稱,他們在失重飛機上測試的技術要比這精細得多。他們打印的細胞層比頭發還要薄好多倍。
除此之外,在6月14日的測試中還涉及到了3D電子打印技術,Techshot稱這臺原型3D打印機還打印出了導電以及絕緣的材料。
3D打印已經用到了太空,在太空中打印零部件,將省去超級大的成本。我們在地面上機器什么零部件壞了還容易修,但是在外太空就難辦了,你得用火箭運輸上去,這個運輸成本那是相當的大,但是有了3D打印機的話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同時,外太空零重力環境,天然的適合測試各種不同科學技術。埃隆馬斯克的廉價太空運輸計劃SpaceX已經成功完成海上回收火箭,讓人類廉價外太空航行又有了實質性的突破,也許將來廉價3D打印到來的時候會用3D打印直接造一臺火箭出來。這樣更多的實驗就可以搬到太空去了。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
我們的官方微信:CKLM88
e鍵打印(www.autoairbag.cn)專注企業級3D打印服務(個人也可打印),是一個3D打印平臺,無論你我還是他,都能在上面進行3D打印的3D打印服務平臺。也可以動動手指,掃描關注我們e鍵打印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