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商業潛力還來自于個性化定制市場。”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介紹說,定制化的商業模式,在各種傳統商業領域并不鮮見。隨著個性化需求的與日俱增,“定制化服務”已不再局限于一個玻璃杯、一件衣服等傳統小物件上,伴隨“定制化”概念的興起,IT、家居、服裝等領域也開始“量身定做”。不久前,中國電信旗下Lifepad的生產商宣布,將推出適用于不同行業的定制平板電腦。如為物流行業定制生產的平板電腦里,貨倉管理等應用就會被放在主界面上。
“之前,我們在服務家裝客戶時,會在網上先將設計思路做成3D效果圖,呈現給客戶,再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修改,最終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家裝定制服務,但考慮到制模的昂貴成本,盡管很多客戶存在這方面的需求,但我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重慶某家裝公司經理李強說。但就在幾個月前,他聽說3D打印后,通過這一產品,可以省時、省錢、省力地將設計思路制作成模型,無疑將直接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隨著3D打印技術的成熟和普及,除了傳統需要制模的機械制造業之外,個性化定制市場無疑將是最大的受益者。”魏秉鐸坦言。美國“3D系統”公司首席執行官阿貝·雷琴塔爾接受采訪時說:“利用3D打印技術,顧客可以買到絕對個性化的產品,汽車公司能為你量身定制新車,車身上有你的姓名,坐椅符合你的體型等”
薛勝文介紹,3D打印技術的出現,將徹底打破之前定制品廠商在生產成本、人力、時間等方面的局限,通過更少的成本滿足更多個性化的需求。盡管目前尚無機構出臺相關數據,但無論如何,哪怕是從降低成本的角度出發,對于廣大從事產品定制化服務的商家而言,都是極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