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蘇一幢3D打印的別墅火了,還上了微博熱搜,但接下來小e要講的客戶案例如果成了能上央視一套新聞聯播。
首先來看下江蘇3D打印別墅是怎么回事,據報道稱,這幢別墅建筑材料取自工業垃圾,建筑預料等,建筑面積有130平方米,僅3個工人用時3天即打印完成。此外,這幢建筑是復制蘇州一個老的四合院而成,用無人機掃描技術對該四合院進行了3D掃描,最后再根據3D圖紙進行3D打印。
很多人看完這個視頻紛紛表示搬磚的機會都不給我們留了。沒有鋼筋結構能不能抗震?你得花200W先買塊地。
對,有錢打房子,但你也得先有塊地。來e鍵打印咨詢3D打印建筑的有不少,但都不能在錢和地這兩點上同時滿足,99%的客戶都卡在了錢這方面。
接下來就介紹一位既不缺錢也不缺地的客戶。2018年1月份的時候,e鍵打印接到一位客戶咨詢,他要3D打印房子,是一個養殖場,面積是2萬平方米。對,你沒看錯,就是2萬平方米。還發了養殖場的規劃圖過來。
聊天截圖
聊天截圖
養殖場規劃圖
這片茫茫的黃土地將來都是3D打印農場所在地,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想必你最關心的就是3D打印一個2萬平方米的養殖場需要多少錢吧。我們根據江蘇這幢130平米的別墅造價20萬元來換算,不考慮其他影響價格的因素。
20萬平米÷130平方=1538.46元,也就是說江蘇這幢別墅1平方米是1538.46元,這個價格跟客戶說明的價格相差不多。省去小數點,2萬平方就是3076萬,再按50%的非建筑面積來算,那最終打印出來也得1500多萬。這個價格足以在北京一環買套不錯的房子了。
小e已經可以腦補如果把這個國內首例大面積3D打印建筑的單拿下來,e鍵打印應該會接受各大新聞媒體的采訪,我們會上微博熱搜,我們會上百度熱搜,甚至上央視一套新聞聯播,這么大的面積用3D打印而成,在國外都沒有遇到過,我們還會上Facebook熱門,Twitter熱門,Google熱門,新聞的標題應該就是這樣的。
腦補結束,回歸到實質性的問題,對于這么大的打印面積,e鍵打印建議用傳統建房工藝去做,不建議客戶用3D打印。第一是價格,最終打印下來比傳統建筑方式還要貴,客戶接受的可能性比較低;第二是考慮到實用性因素。因為從客戶的規劃圖看到客戶是需要圈養羊群的,3D打印墻壁受不了長期沖撞。更有其他潛在的風險存在。第三是缺乏驗證,3D打印小面積的房子問題不大,但這么大的面積尚缺乏驗證。
當我們都以為客戶聽到報價之后就會不了了之結束咨詢的時候,這位客戶并不死心,表示希望能嘗試一下高科技帶來的方便和快捷,他看好3D打印,即使打壞也全當做試驗。
聽完此番話語,不禁讓人想起很多創業者砸鍋賣鐵也要去完成自己的創業夢。這是一個有夢想有想法的客戶,有夢想的人是了不起人。
最終因為客戶3D圖紙的問題,報價的問題,同時3D打印對于如此巨大的工程尚存在一些技術難題,比如地基的問題,比如大面積承重的問題。最終e鍵打印還沒有為客戶3D打印這個養殖場,但從與客戶的聊天中感覺到他還是想做的,只是可能現在時機還不夠成熟。上央視新聞只能再延后延后了。
應該有很多人還不太了解3D打印房子是如何打印的,最后就再來介紹一下。現在主流的方式是像FDM那樣逐層堆積成型,可以說3D打印房子的機器就是大型FDM 3D打印機。噴頭將混凝土材料一層層的堆積成型。如下圖:
3D打印墻體的工藝有很多種,可以打印空心墻,可打印實心墻,還可以填充不同的密度,甚至可以填充絕熱材料。但3D打印房子的墻體結構一般不是實心墻,而是采用了一種螺旋狀的結構。如下圖:
很多人以為噴出來的建筑材料就是水泥,其實不是,它是混凝土,包括了固體混合物和液體外加劑。固體混合物包括水泥,骨料,粗砂,細砂等材料。液體外加劑包括流動控制劑,增塑劑,促進劑和減縮劑等。它跟傳統建筑工藝用的材料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此外,3D打印房子也是需要支撐的,支撐用的材料和房子本身材料又是不同的,這也是為了更方便拆除支撐,打印時采用雙噴頭一次成型。
拆支撐
前文也提到有網友稱,沒有鋼筋怎么住人啊,其實3D打印房子也是有鋼筋的。現在的3D打印技術可以做到邊打印邊植入,打印完后植入,可以橫向布鋼筋,也可以縱向,有單鋼筋植入,也可以鋼筋籠植入。加入了鋼筋的3D打印房子有更高的強度和韌性。
在3D打印房子的過程中,還需要工程師在旁邊隨時觀察打印的情況,打歪了或者噴頭堵塞了可以及時的處理。不同于其他3D打印,在3D打印房子的現場是需要戴上安全帽的。
對于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的今天,摩天大樓可能更是主流的建筑形式,而3D打印摩天大樓尚為時過早,期待盡快實現的那天,3D打印2萬平米的養殖場也就可以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