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眾所周知,創新不是憑空臆造,它需要知識的傳播、轉化和應用等過程,而這一切需要以教育為基礎。無論是自然科學方面的創新,還是社會科學方面的創新,都離不開教育對它的支持和支撐。因此,提高我國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首先應從創新教育著手,大力提倡和積極實施大學創新教育。
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是要在大學生群體中形成一種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耀、以創新為目標的氛圍和共識。因為,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的刺激和引導下,大學生才有可能產生創新的動機、樹立創新的目標、確定創新的方向,發揮創新的熱情、挖掘創新的潛力、釋放創新的能力。
實際上,創新是產生于激情驅動下的自覺思維,而大學生創新意識則是一種由于對創新的熱愛、追求、奉獻和奮斗所形成的精神境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新世紀人才所必須具備的所謂“三本護照”中的“事業心與開拓精神”,以及彼德·圣吉提出現代化人才所應該具有的所謂“五項修煉”中的“自我超越”境界,就與大學生創造型人才所應具備的創造意識如出一轍。所以,大學創新教育應十分重視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將其視為開發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先決條件和進行創新教育的首要目標。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