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創新成果只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有價值有意義。紙上談兵,或只停留在分析、探索、試驗階段還不能算是真正的創新成果。創新活動可以在校園里完成,可以在科學研究機構完成,但要轉化為生產力,就要和企業聯姻,所以,我們開展科技創新活動,需要企業的參與,要歡迎企業的參與。我們強調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一方面是為了使學生的課外科技創新,能夠成為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直接的理論和技術支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引導青年學生關注社會,了解社會,介人社會,促進其盡快地成長成材成熟,這與育人的根本目標是一致的。
對于處在成長時期的大學生,在培養其創新精神的過程中,堅持成材的道德導向,至關重要。因為“創新”是一個必須通過比較才能體現出來的相對意義上的概念。有比較就有競爭,創新精神的培養必然伴隨競爭觀念的樹立。通過創新活動,既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競爭能力的人,更要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人。
實踐表明,大學生不但是知識傳承的載體,還是知識創新中十分活躍的一個群體,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在校期間所進行的創新、創業活動對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另一個方面,通過創新活動的深人開展,為將來儲備更多的創新人才。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