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文章概述:具有“最優化的知識結構”是復合型人才最基本的特征。創客聯盟-中國首家用3D打印的技術讓你的創意變成產品的平臺。
具有“最優化的知識結構”是復合型人才最基本的特征。
一個人的創新能力不僅取決于掌握知識數最的多少,而且取決于其知識結構是否合理。科學的發展,使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越來越必要。知識結構越合理,反映事物就越恰當,就越有利于由己知推想未知,引出發明和創新。相反,知識結構的任何欠缺都會構成認識世界、實現發明和創新的障礙。這一點,連杰出的科學家也不例外。
愛因斯坦由于在學校讀書時忽視數學,知識結構不合理,給后來的科學研究造成了極大的困難。1946年,他在(自述)中寫道:“作為一個學生,我還不清楚在物理學中,通向更深的基本知識的道路是同最精密的數學方法聯系著的。”“我還認為對一個物理學家來說,只要明晰地掌握了數學基本概念以備應用也就足夠了,而其余的東西對于物理學家來說不過是不會有什么結果的枝節問題。這是一個我后來才很難過地發現到的錯誤。”確實,他在向相對論的高峰攀登的過程中,曾被數學困住了。他在沒有掌握黎受幾何之前只取得了狹義相對論的成功,后來補充掌握了黎受幾何才發現了廣義相對論的廣闊天地。正因為這樣,愛因斯坦對知識結構問題十分敏感,他在1932年就尖銳地指出:“更糟糕的是,這種專門化的結果,使我們愈來愈難以隨著科學進步的步調來對科學的面貌做個哪怕是大略的了解,而要是沒有這種了解,真正的研究精神必定要受到損害。”
美國曾對11個研究機構的1311名科技人員的研究成果進行了5年的調查統計,發現以一種專業為主,掌握多種專業知識的人比知識面狹窄的人更容易取得創新成果。因此,只有建立了最優化的知識結構,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科學文化的發展,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優勢和特長,才能促進人才更快地進人創新境界。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