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種硬質材料帶有一定的柔性,你會覺得是什么呢?如果3D打印使用這些材料,你會制作什么模型呢?據e鍵打印(互聯網3D打印云平臺)了解,近日,荷蘭Delft理工大學的兩名學生,Ben Kromhout和Lukas Lambrichts,在科技概念設計(TfCD)課上想出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3D打印出更為柔性的對象.
之所以能夠用基本的3D打印機制造出柔軟但堅固的材料,學生們是受到了Instructables上一個介紹如何創建雙曲木的項目的啟發,該項目采用精確的結構來優化其材料。因此,這兩位學生試圖通過復制這種材料來創建一個3D打印對象。為了將上述的木質結構轉化為可3D打印設計,開發團隊使用了Illustrator和SolidWorks軟件,以不同的尺寸創造了柔性對象的幾個原型。
Kromhout介紹說,其中的每個原型都包括兩個變量——基本結構圖案(或者叫花紋)的尺寸和花紋內部線條之間的空隙,研究團隊會通過調整這兩個變量來測量其對3D打印對象柔性的影響。此外,對象的厚度保持不變。于是,在這兩個變量的基礎上組合而成了四種不同的模型:模型1——小花紋尺寸和小空隙;模型2——小花紋尺寸大空隙;模型3——大花紋尺寸小空隙;模型4——大花紋尺寸大空隙。
據了解,當3D打印模型1和模型3時,學生們遇到了一些問題,因為他們使用了更小的間隙,而3D打印機的分辨率有限,無法完全將靠得很近的線條充分分開。最終,Kromhout和Lambrichts發現模型4,即大花紋大空隙,是最柔軟的。學生們稱在感受這個原型時,幾乎有一種紡織品的感覺。
這個3D打印的實驗獲得了一些有趣的結果,不過由于其打印的模型數量比較少,其結論的充分性還不夠。盡管如此,這兩位學生已經設法證明了,使用一臺經濟型3D打印機和硬質的PLA材料可以打印出柔軟的對象,盡管其中精確的數量關系尚沒有明確的結論。學生們希望其他人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以拓寬3D打印技術的應用可能性。
不過這個新打印材料目前還沒有進行商業應用,就投入到市場中的材料而言,硬度較高的3D打印材料為尼龍加玻纖,有一定韌性的材料是軟膠,這些都可以在e鍵打印平臺實現,根據e鍵打印以往服務的客戶來做例,尼龍玻纖打印可用作無人機模型,軟膠可用醫院導管做科研。未來關于這種新材料研究,e鍵打印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