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3D打印技術在核工業領域具有不容忽視的潛力。當前,3D打印技術已被應用于核工業:英國的Sellafield核反應基地通過三維掃描和3D打印技術來制造低放射性廢物容器用于移動核反應垃圾;印度原子能部先進技術的Raja Ramanna中心,利用激光直接制造系統制作核反應器原型;中國的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通過選擇性激光融化技術打印燃料元件;英國核電站通過電弧焊增材制造技術制作高性能部件……”
3D打印-在核工業領域的探索
當然,要滿足核工業的要求,微觀層面的機械性能很重要,包括材料的尺寸分布、組合成份、熱加工性能等。不僅僅是3D打印技術本身,包括材料的后處理達到高溫下力學性能的要求亦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雖然,核工業中所涉及的許多特殊材料可能并不適合當前的3D打印技術水平,包括變頻器、壓力傳感器、激光發射、熱電池和遙控器等項目,不僅帶電而且還是動態的。但是3D打印仍存在不少可嘗試的領域,可用于3D打印的金屬包括:鈦、鎳鉻合金、高鎳不銹鋼和其他低碳鋼。另外耐腐蝕塑料,碳纖維對高腐蝕的UF6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
3D打印用于核工業,一切在探索與發展中,讓我們通過幾個典型的案例更清晰地領略當3D打印與核工業相遇,會帶來什么?
選擇性激光融化-中國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的3D打印
低放射性廢物容器打印-英國Sellafield核基地的逆向工程嘗試
1940年代建設的英國Sellafield核基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核工業基地之一,該工廠的零件很多是一次性設計的,要更換這樣的零件必須是定制的,這是個昂貴且耗時的過程。3D打印技術提供了一個新機會,使得組件相對快速和容易被更換,節省了時間和納稅人的金錢。
在對40噸垃圾中轉集裝箱更換蓋子的設計方面,通過掃描和3D打印技術,單個零件不僅比傳統的加工方式節約了六個月的加工時間,而且還節約了4萬多美金。
反應器模型的制造
位于法國圣保羅岡的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是世界上最昂貴和最復雜的核試驗反應堆機構。
ITER在美國的團隊:美國國家橡樹嶺實驗室通過3D打印核反應器塑料模型和金屬原型的方法來降低ITER的研究運營成本。
在電腦中查看核反應器設計的模型時候,通常很難對反應器的每個部位產生直觀的感受,而且很容易產生疲勞感。3D打印的模型解決了這一問題,科學家不僅獲得直觀的感覺,并且還可以用手觸摸,提出修改意見。
金屬零件的設計探索過程中亦是如此,如果要制作一個1比1的金屬零件,那需要上噸重的材料,并且十分昂貴,通過3D打印縮小比例的金屬零件,例如打印中斷緩解系統的快速氣體閥門,來發現設計中存在的缺陷以及需要優化的地方,從而減少設計迭代的成本,周期和環節。
同樣的嘗試,作為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理事會(EPSRC)資助的項目,英國劍橋大學通過3D打印模型來輔助研究釷能,以期通過尋找新時代的核動力,幫助英國實現碳減排目標和能源安全的目標。
了解3D打印行業最新資訊,關注e鍵打印官方微信CKLM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