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開發帶回收功能的太空3D打印機 我們離火星還遠嗎
太空3D打印機,塑料回收,熔融沉積成型技術,3D打印服務,3D打印平臺
3D打印機比起傳統的制造工藝已經減少了很多生產廢料,但仍會有一些,而且這些廢料幾乎不能再用于重新打印。如果是地面上的話,那很好辦,回收賣給廢品處理廠就好了。但是在外太空的話就難處理了,有人會說不是也很簡單嗎,把廢料扔出去就好了,宇宙茫茫,還容不下一點廢料嗎?還真不能,研究表明,如果太空垃圾得不到及時清理,那么平均每隔五到九年就會發生一次衛星和飛船被撞擊的事件。多數太空垃圾尺寸都非常小,據估計,小于1厘米的碎片大約有1億個。因此,在太空的3D打印機不能不面對這個問題。
Firmamentum是總部位于華盛頓Bothell的太空技術開發公司Tethers Unlimited(TUI)的下屬企業。近日,Firmamentum宣稱它已經獲得了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75萬美金,其任務是為國際空間站開發出一款結合了3D打印機和塑料回收功能的設備。
這款被命名為Refabricator的設備將會在明年交付給美國宇航局,TUI/Firmamentum總裁Rob Hoyt說。“這是一項實驗,主要是看看在微重力環境下,聚合物在最后分解之前能夠被回收多少次。”Hoyt在西雅圖舉辦的NewSpace 2016會議上說,這次會議是由太空前沿基金會(Space Frontier Foundation)舉辦的。
Firmamentum擁有一種被稱為Positrusion的塑料回收工藝,也是在NASA的小企業創新研究項目(SBIR)的資助之下開發出來的。Hoyt稱其最近一次撥款支持是在上周五,資金主要來自SBIR以及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的太空制造(In-Space Manufacturing)項目。
據知,另一家來自美國加州的公司Made In Space,已經打造了兩臺可以在太空中使用的3D打印機,并被先后送上了國際空間站。這兩臺3D打印機使用的都是熔融沉積成型(FDM)技術,即融化塑料線材并根據計算機設計的CAD模型逐層沉積稱3D對象。
Hoyt稱Refabricator設備的開發將通過把一臺3D打印機與一個能夠將3D打印出來的對象回爐成塑料線材的Positrusion系統結合起來推動3D打印技術的發展。這種系統將會在人類登陸火星的任務中派上用場,Refabricator項目首席研究員 Jesse Cushing稱。“這種能力將使宇航員可以使用原本是廢物的材料來維持他們的飛船和應對在火星表面不可預見的挑戰。”Cushing說。
Hoyt說,在地面試驗中,塑料原料可以承受Firmamentum這款回收裝置的三到四個制造周期。下一步是要看看這款裝置在零重力的狀態下工作得怎么樣。這個裝置差不多有兩個手提箱疊起來那么大。
有人可能會說,市場上已經有很多塑料回收設備,但是Hoyt宣稱說Firmamentum 的設備可以安裝標準規格生產出線材,而且無需這種設備通常所需要的“不斷擺弄”(宇航員也沒有那個時間)。它同時也可以使塑料在反復融化和擠出過程中產生的化學降解減至最少。
Hoyt稱這款Refabricator設備目前沒有確定要在什么時候交付給國際空間站。具體時間需要在NASA檢查完這款設備并通過之后才能定下來。而且Hoyt認為這款新型的封閉循環3D打印系統在地球上也會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Tethers Unlimited公司是Hoyt和已故科幻小說作家Robert L. Forward在1994年成立的,其產品包括先進的太空推進系統、用于小衛星的可編程無線電裝置和增材制造技術等。
有人覺得3D打印的腳步慢了下來,其實并不是,只是人們的關注度會隨著新事物而被轉移,VR出來確實帶走了關注度,但3D打印仍在不斷的大步向前的發展。聽聽,太空3D打印機,為“攻陷”火星而準備著,多牛13。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天工社
我們的官方微信:CKLM88
e鍵打印(www.autoairbag.cn)專注企業級3D打印服務(個人也可打印),是一個3D打印平臺,無論你我還是他,都能在上面進行3D打印的3D打印服務平臺。也可以動動手指,掃描關注我們e鍵打印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