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文章概述:創新實踐能力是創新實踐主體完成自身創新實踐需要和創新實踐任務的能力。創新實踐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內涵非常豐富,概括起來主要包括:認識方法、思維能力、心理素質、知識儲備、行為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創客聯盟-中國首家用3D打印的技術讓你的創意變成產品的平臺。
創新實踐能力是創新實踐主體完成自身創新實踐需要和創新實踐任務的能力。創新實踐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內涵非常豐富,概括起來主要包括:認識方法、思維能力、心理素質、知識儲備、行為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認識方法在這里主要是指在本體論基礎上的哲學層面的人的認識路線和思維方法。在中西哲學史上有兩種相反的自然觀:一種自然觀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中國節學中的大多數哲學家都持有這樣的觀點;另一種自然觀的核心思想是“天人明分”,即認為自然界和人類是對立的,這種思想在西方哲學史上占有主導的地位。兩種不同的自然觀決定了兩種不同的認識路線: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要求人回歸自然、順其自然,在身心各方面向自然做認同。
因此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種審美的、道德的關系,而不是探索求真的關系。它決定了在認識論上由內而外的認識路線和重視反省內求,輕視感性經驗的認識方法;人與自然對立的自然觀決定了由外而內的認識路線和用邏各斯來求得真理的認識方法。這兩種認識路線和認識方法,或者說這兩種哲學思維方式從總體上來說各有千秋。
人和自然的關系本來就是既對立又同一的辯證關系。如果更多地看到兩者的同一,忽視對立,就會喪失對自然的探索精神和弱化抽象思維的能力,同時也就失去了創新實踐真的維度。不懂得自然的本質和規律,主觀能動性就失去了用武之地,科學創新實踐、技術創新實踐和真正現代的制度創新實踐都無從談起。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