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精度,3d打印 精度,3d打印效果,3d打印精度與什么相關,3d打印精度怎么設置,3d打印2微米,3d打印精度設置,3d打印精度100微米,3d打印精度怎么樣,4D打印
3D打印精度一直是困擾3D打印研究/愛好者們的一個永恒性話題,只有把3D打印精度做到更高之后,出來的作品才能更精致,才能更容易實現一些細小件的打印,比如機械手表里面的某個零件類似。
無論是普通的打印機打印還是3D打印,精度都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精度涉及到最終打印出來的成品是否精細,畫面是否美觀,色彩是否明亮等等,而精度對于3D打印來說更是尤其重要的指標之一,因為只有精度越高,最終的打印件質量才越高。但在這方面,即便最棒的噴嘴和材料也是有限制的。不過現在,邁阿密大學(UM)的一項研究將有望改變這種狀況 — 他們利用一種大規模的并行流通光化學微反應器成功開發出了一種4D打印系統(注意,這里指的并非通常意義的4D打印,即可通過編程自動變形的材料,),從而實現了對聚合物材料3D打印的精確控制。
據了解,這項研究是由UM化學系的助理教授Adam Braunschweig領導的。其中的4D打印系統使用了面積僅有1平方厘米的并行尖端陣列和微流體,通過光化學聚合反應成功在玻璃表面打印出了超精細的聚合物。這種方法的最大亮點在于沒有使用高能粒子束就實現了超快的速度和亞微米級的超高精度。
這種聚合反應主要是由3種組分引發的:單體、光引發劑和溶劑。實際發生時,它們會流入一個微流體單元。該單元安裝有上面所說的尖端陣列,而這個陣列是由15000個間距僅有80微米的錐形聚甲基硅氧烷組成的。它們會將照射進來的光線集中,然后照向微流體單元中的反應物,促使聚合反應發生。
在Braunschweig看來,這種新的打印技術能夠實現許多應用,比如制造下一代微芯片、蛋白質芯片、以及能對刺激做出反應的表面,甚至最終重建出具有同樣復雜度和化學特性的生物界面,比如大面積的細胞表面。
目前,Braunschweig和他的團隊已經將這項研究寫成了報告《利用大規模并行流通光化學反應器實現的4D聚合物打印的優化》,發表到了4月1日的《聚合物化學》雜志上。
邁阿密大學另辟蹊徑,成功使用光化學微反應器完成3D打印精度大幅度提高的壯舉,實乃科學界幸事。
文章部分內容源自網絡
我們的官方微信:CKLM88
e鍵打印(www.autoairbag.cn)專注企業級3D打印服務(個人也可打印),是一個3D打印平臺,無論你我還是他,都能在上面進行3D打印的3D打印服務平臺。也可以動動手指,掃描關注我們e鍵打印官方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