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心理學家阿曼貝爾認為,創新能力是個人的認知能力、工作態度和個性特征的綜合表現。我國的一些學者認為,創新能力不僅表現為對知識的攝取、改組和運用,而且是一種追求創新的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種把握機會的敏銳性,是一種積極改變自己并改變環境的應變能力。上述觀點對我們研究大學生創新能力.塑造創新型人才無疑具有參考價值。
人類對創新能力的感悟可以追溯到很遠的年代。人的創新能力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提高的。古代人對火的使用,對工具的發明,對谷物的種植,對野獸的訓養是創新;現代人制造宇宙飛船,踏上月球也是創新。但是,對人的創新能力的研究則是后來的事情。也就是說,先有人的創新實踐,然后才有對人的創新能力的研究,這在中外文化典籍中均能找到大量的例證。當然,開始階段對于創新能力的研究還是膚淺的、初步的,它與今天在高科技條件下對人的創新能力的研究不可同日而語。
關于創新能力的本質問題,專家學者們曾進行了許多有意義的探索。有一種意見認為,創新能力是主體思維的整合機能。所謂主體,即是主客體范疇中的主體,它產生于客體又與客體對立,既受客體制約又能動地作用于客體。主體一詞可以指人類、民族及個體。主體總是相對于客體而言的??腕w為自然時.主體便指人類;客體指社會時,主體往往就指個體。創新能力總是主體的力量。一定主體的創新能力總是受一定客體的制約。比如,個體的創新力不僅來自于社會或民族的傳遞過程,而且也是在社會或民族傳遞過程中實現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